枕边童话(骨科 兄妹)_31.察觉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31.察觉 (第2/4页)

的线条,指尖夹着一支几乎燃尽的香烟,烟雾缭绕,模糊了他冷峻的侧脸轮廓,却遮不住眉宇间那道深刻的、因持续思索而刻下的沟壑。

    五天,整整五天,他几乎泡在这间办公室里,抽丝剥茧。匿名举报信提供的霍家边缘罪证线索,看似指向清晰,顺着查下去也确实抓到了几条小鱼,但每每触及核心,瞬间消失无踪。

    太顺了,顺得像是有人精心铺好的路,这不符合走私集团一贯的狡猾和层层嵌套的保护壳。

    他的目光锐利如刀,反复扫视着霍言死亡现场的照片和报告,尸体上发现的残缺录像带是关键物证,却偏偏缺失了能直接指认幕后cao纵者和货物最终去向的关键画面。

    是谁删掉的?为什么删掉后还要放回尸体上?挑衅?还是……转移视线?

    陈洐之猛地掐灭烟蒂,转身大步走回桌前,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,重新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资料。霍家的边缘交易、几个小走私团伙的零星活动报告、匿名信中提供的模糊时间点和人物代号……所有的碎片都指向了霍家,所有的调查阻力似乎也都“合情合理”地出现在霍家这条线上。

    一个大胆的、令人不安的猜想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,如同黑暗中破开迷雾的灯塔:这封匿名举报信,会不会本身就是一个误导?它精准地投递到他手上,利用他对走私案的迫切追查心理,将他牢牢吸引在霍家这条看似合理、实则可能是死胡同的线索上,而真正的巨鳄,或许正在他视线之外,利用他被牵制的时间,从容地清扫痕迹、转移资产,甚至……重新布局?

    “不对…”陈洐之低语,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一份港口货运清单的扫描件,目光锐利如刀,“时间线…对不上。”   他猛地在一堆文件中精准地抽出一份,“三个月前,霍家名下‘远星号’报备的货物是精密仪器,但同期,霍家在黑市流通的一批稀缺军用级芯片,其封装特征…与‘远星号’靠岸时装卸区监控拍到的部分未申报货箱高度吻合”   他指着清单和旁边打印出来的模糊监控截图。

    “但匿名举报信提供的所谓‘关键线索’,霍家与下游分销商的资金往来记录,”他又拿起另一份文件,眼神愈发冰冷,“指向的却是另一条完全无关的、几乎透明的低价值走私线,它在分散我的注意力!”   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迷雾,陈洐之的思维高速运转,高度专注力在此刻发挥到极致。

    “如果霍家只是烟雾弹,或者…只是整个网络的一个环节而非核心?”   他迅速在脑海中重组信息,“被截获的那批陈家码头货物是关键,但霍言死后,这条线也断了。

    “等等…”   他目光如炬,再次投向线索墙,无论是霍家渠道还是其他零散信息,最终都指向一个模糊的‘海外枢纽’…而这个枢纽的物流特征…”

    这个认知让陈洐之的背脊窜起一股寒意,随即又被更强烈的、找到突破口的兴奋感取代。他迅速抽出一张全新的白纸,拿起红笔。

    逻辑推导开始:

    1.      **核心目标:剿灭与军方高层勾结的■主谋及其掌控的走私网络。

    2.      **已知阻碍:关键证据缺失,调查阻力巨大,信息源疑似被污染(匿名信误导)。

    3.      **现有线索的悖论:所有指向霍家的线索都“断”得太干净、太“专业”,不像一个普通走私家族能具备的反侦察能力,更像是有更高层级的力量在抹除痕迹。

    4.      **走私物的去向:如此庞大的走私量(军火?违禁品?稀有资源?),最终流入哪里?霍家显然不是唯一的、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终端。它们需要一个更隐蔽、更高效、且能避开所有常规监管的■中转枢纽。

    5.      **灰色枢纽的可能性:这个枢纽必然具备极强的物流整合能力、资金洗白渠道,并且拥有在黑白两道通行的“合法”外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